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非洲議題延伸:烏干達天空下、長路漫漫、阿拉不是一定要

烏干達的天空下.bmp烏干達天空下(War Dance,2007

導演: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國家:美國

本片為西恩(Sean Fine )與安德莉雅(Andrea Nix Fine)夫婦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劇中的三位烏干達孩童:多明尼克、蘿絲與南,遭受「聖主抵抗軍」的武裝組織攻擊,二十年的逃亡,最後到帕東哥(Patongo)難民營避難。

電影透過多明尼克、蘿絲與南西三位孩子的真實故事來反映戰爭的恐怖,卻在音樂與舞蹈中讓這群孩子找回自尊與自信。這也使得影片一分為二:在前半段的戰爭回憶部份,每位孩子回到悲劇發生的現場,敘述自己的故事,導演將攝影機架在近在咫尺的距離來拍攝孩子的臉龐,使觀者聽聞孩子在描述這段親身經歷時,悲痛的眼神,恐懼的聲音,因激動而抽動的臉部肌肉,孩子們的表情與聲調是如此身歷其境,使人動容。

電影後半段,戰區小孩前往首都參加「全國音樂舞蹈」大賽,他們投入大量的熱情與才華,四個孩子因此獲邀參加全國音樂比賽,前往首都。在訓練與登台的歷程中,尋得了被剝奪的童年樂趣,他們也爭取未曾感受過的榮耀。

資料來源:
Yahoo! 奇摩電影
從【烏干達天空下】看電影如何說戰爭故事


長路漫漫:非洲童兵回憶錄
作者:伊實美. / Ishmael Beah
編/譯者:丹鼎
出版社:九周

「你們要去的地方染了太多鮮血,就連慈悲的神靈都逃離了。」逃出家鄉的女人向返回獅子山尋親的伊實美‧畢亞提出忠告。

伊實美‧畢亞十二歲離家,逃離戰爭、後成為童兵並加入戰爭。最後,他透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幫助脫離困境。眼看自己的家鄉淪陷戰火,於是他和一同逃過劫難的友人結伴,展開尋找親屬及逃離戰爭的旅程。

尋覓父母的過程中,伊實美‧畢亞與四處流竄的逃亡人群交會,他感覺到淪陷戰火的慌恐在人群間快速漫延-母親聲嘶力竭的哭喊、走失的孩子嚷著要媽。

戰爭的悲慘與殘酷使她震驚,他只能用他的筆,簡樸而詳盡地寫成了《長路漫漫: 非洲童兵回憶錄》。

書中呈現九○年代獅子山共和國的政變與內戰情勢,描繪在獅子山政府軍與「革命聯合陣線」(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 RUF)的戰爭中,人民在日常行為中充滿戒懼與猜忌,而流離失所的孩童則成為雙方政權爭取地盤的工具,直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出現,這些孩童才有了脫離戰爭的機遇。作者便是透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協助,脫離了械鬥殘殺的生活,學會原諒自己,重拾人性。目前伊實美‧畢亞是人權觀察組織兒童人權分部諮詢委員會的成員,致力於改善世界兒童的生活品質與保障。

資料來源:
金石堂網路書店


阿拉不是一定要


作者:Ahmadou Kourouma 著
譯者:林力雲
出版社:大塊文化

非洲當代最重要的作家阿瑪杜‧庫忽瑪(Ahmadou Kourouma),以十歲兒童的話語寫下《阿拉不是一定要》,獲得二○○○年「荷諾多獎」﹝prix Renaudot﹞,書中描寫非洲的後殖民史。

故事主角是畢哈以瑪,出生於象牙海岸馬林凱族,在作家筆下是個口吻參雜著方言與破法文的十歲頑童。不愛唸書、天不怕地不怕的畢哈以瑪,嚮往著鄰居亞庫巴口中的賴比瑞亞,想成為一個參與部落戰爭的娃娃兵。於是跟著鄰居護身符大師亞庫巴,投靠不同的陣營,吸大麻且拎著槍枝的他,開始過軍旅生活。書中便環繞著畢哈以瑪的這些經歷。

「那些娃娃兵有了AK-47以後,就有了一切的一切。他們有鞋穿、有軍銜槓、有收音機、有鋼盔帶,甚至是美國大鈔。」透過書中畢哈以瑪的自白,作家阿瑪杜‧庫忽瑪嘲諷著殘酷的現實。《阿拉不是一定要》是一齣黑色喜劇,讀者會為荒謬的劇情而笑,但故事的真實面卻令人心寒。

資料來源:
博客來網路書店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