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延伸閱讀】大學教育應無國界

§活動 "How I imagine the University?"-Aspiration&Frustration 的延伸文章Ⅱ§



資料來源:教育周刊‧科報網(摘錄)
http://www.stdaily.com/big5/education/2008-11/11/content_876721.htm

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國際化已成為衡量一所大學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開展國際合作,是當今世界各國大學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加快發展的戰略性選擇,也是將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建設成世界優秀大學必不可少的一步。國際化可以擴大大學教育和科研內容的全球化視野,拓展和利用人才與學術空間。

  
學生、教師“走出去”

  本國的學生“走出去”,外國的學生“走進來”。世界高校間學生交換和互訪的方式是最基本的國際合作方式之一。幾位大學校長的介紹也表明了這種形式的普遍性。
  以北京論壇主辦方之一的北京大學為例,近年來,北京大學與耶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佐治亞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合作,讓本科、研究生階段的學生都有機會“走出去”。這樣做的目的,是“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感受并理解文化差异,對學生理解世界、理解未來都將起到有益的作用”,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說,北大學生國際交流協會等學生組織,也通過開展互訪、組織國際會議等活動,增加了國際間學生的溝通和理解。
  除了學生層面的交流,北大在教師招聘、培訓方面,也非常看重國際經驗。越來越多受過系統教育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補充到北大的教師隊伍中來,帶來了先進的知識和研究方法。互訪學者項目還“讓教師們在執教初期出國充電,回國后把新的理念帶回北大,促進了不同學科、領域的發展。”
  國際合作是大學加強自身學術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僅增強了大學的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也為大學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的競爭中勝出加上了一塊砝碼,這種競爭也包括獲得更多的經濟支持。

  然而,來自法國的菲利普.迪布瓦(PhilippeDubois)教授對這種競爭表現出了擔憂。“不應過分鼓勵大學競爭,”他說,“現在的大學排名就是不好的現象,大學發展重在合作。”來自泰國曼谷的教授也表達了同樣的“合作”觀點,她認為,不斷減少的資金,要求大學間優先配置科研領域和資源,減少重復研究,同時,也有利于推進科研進程。

存在著不對等的流動

  大學教育理應無國界,大學之間開展國際合作的好處也以達成共識。然而,目前的國際合作實踐表明,無論在交換學生的方式、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等政策方面,還是對大學間如何取長補短、平等交流等方面,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當越來越多的學生有了國際經驗,越來越多的教職員工有了國際視野後,我們有必要探尋,一浪高過一浪的“留學潮”,究竟來自何方,又湧向了哪裡。

  “目前還是單向的學生流動。”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校長保羅.約翰遜(PaulJohnson)概括了世界留學潮的方向。實際上,“是來自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學生,在過去20年里的不斷增加,推動了大學的國際化。”而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學生出國留學的比例很小。顯然,從經濟角度講,這也不是互惠的活動。
  就拉籌伯大學而言,學校一直在鼓勵學生參加更多的交流項目,比如與北京大學的交換學生項目,但這些項目的影響力有限,學生出國留學或交換的意願仍然很低。
  因此怎樣提高亞洲等國家的大學對歐美澳學生的吸引力,就成為未來大學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之一。為什麼學生不願意去其他國家留學?是留學機會不足、成本太高,還是其他原因呢?

  雖然得出確切的原因還需要認真分析,但至少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學分制度太嚴格”———學生交換回國后,在其他國家修得的學分得不到本國的承認。

  約翰遜校長透露,目前歐盟正在商議制定包括“統一學分制”在內的共同的學術條約,希望能夠建立新的學分機制,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國際性大學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阻礙。

  另外,我們也要認識到,學生的國際化只是大學國際性能力的一小部分,真正應該重視并提高的是大學人力資源的國際性流動。目前,從澳大利亞的情況看,教職員工跨國流動的規模很小,高校教師大部分都是本國人,外國教師的比例要遠遠少于跨國公司和機構。“雖然每年都去其他國家招收留學生,但還沒有機會去國外招聘教師......


0 意見: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