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新華網】熱評 三鹿謝幕又如何

三鹿集團破產的消息已被披露,這個制造了中國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國內最大的奶粉制品企業完成謝幕。必須指出的是,即便三鹿破產清算過程非常平穩,即便三元接收相關經營性資產整合非常順利,但如以務實態度面對三聚氰胺事件之後的中國乳業,始作俑者“推倒重來”也並不標志乳品行業已經觸底。

  國產品牌仍面對壓力

對于獲準整合三鹿資產的企業而言,即使能以相對更合理的價格獲得這部分經營性資產,但其對資產整合能力,以及在整合完成後如何實現產能擴張同時對質量的持續性控制,都尚是未知數。更重要的是,“換牌”之後的“新三鹿”奶粉,也仍然要面對整個國產奶粉市場的低迷狀態,面對仍然存在的普遍的不信任。

無論三鹿公司經營性資產如何通過某種方式被購並,其實僅是乳品行業格局重構的局部表象性事件。

這種調整其實早有徵兆。彼時,因未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幹擾,三元很快成為區域最暢銷品牌。可想而知,未來隨著區域市場中新品牌的重塑形象、外資品牌擴大份額,以及整個乳品市場為促銷而進行的價格戰,乳業的競爭將更直接而嚴酷。在這場競爭中,傳統的行業巨頭因此前的“污點”而難言具有足夠優勢。伊利也好,蒙牛也罷,其行業地位能否坐穩,全在于其對社會公眾是否具有足夠的謙卑姿態和誠懇的服罪態度。即使是三元,也需要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措施來修復三鹿產能所對應的市場負面聲譽。

再以奶粉產品為例,權重最大、利潤最高的孕婦奶粉、嬰兒奶粉係列當中,國貨其實仍未上位。有心人或可查看那些定向發放的小冊子,看熱推的奶粉類促銷目錄中有多大比重屬于“洋奶粉”。而且,在衛生要求最高的其他孕嬰產品目錄中,國貨也仍寥寥。此時,責備消費者“崇洋”其實已相當無力。至于以“愛國”為口號,期望中國乳業迅速回暖,更是低估了消費者天然的自我保護意識。

傳統上,作為快速消費品、生活必需品的乳品一直具有較好的市場需求剛性,而乳業也因此被歸于抗周期行業。但當前唯一無可爭議的是,中國乳品行業和企業正面臨嚴重的信心危機。同時,筆者還相信,包括“新三鹿”在內,各國產乳品品牌仍將經受巨大而持久的壓力。

  乳業格局重塑需時日

12月中旬,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估算,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產品召回和注銷部分庫存,將令蒙牛支付20億元以上的成本,而伊利的損失金額將可能更大,約為23億元。再早以前,10月末時,國內乳業三甲之一的上海光明乳業也發布過年度預虧公告。

中國乳品企業如果要走出業績下跌或者盤整通道,重現高速增長。不僅需要修復市場信心,讓消費者重新回到乳制品市場,還需要確保銷量的快速回升。但在經濟減速、消費低迷的大環境下,要做到上述兩點,難度不宜低估。

事實上,無論乳業巨頭們,還是我們消費者自己,此前從未經歷過如此巨大的食品安全危機。因此,在三鹿走向破產之際,簡單以“抄底”觀點預測乳業將可能很快浴火重生並不可靠。一個直觀的經驗事實是,各國歷次食品危機之後,問題企業當然破產、相關責任人陸續出庭,但民間反彈仍相當持久。這表明,解除“消費者的詛咒”並不容易,更何況目前對問題企業的關照或可能產生人為延長行業信心復蘇周期的外部效應,致令“新低之後還有新低”。

值得玩味的是,三聚氰胺事件在給乳品企業“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卻為乳品替代類產品的廠商“打開了一扇窗”。作為牛乳的替代品,國內A股市場中以生產豆漿機及輔料為主業的九陽電器卻在近期表現出搶眼的業績。有關公告顯示,九陽股份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128.47%;前三季度業績已經超越2007年全年水平,實現凈利潤3.99億元。不僅如此,該公司還預計,200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能夠增長90%-140%。

顯然,市場經濟中,消費者的“貨幣選票”只會投給他們所信賴的產品。對他們而言,重獲“消費主權”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盡管這種權利的復歸代價巨大。

□沈洪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風險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新聞:
【The Wall Street Journal】Tainted-Milk Victims to Get Compensation

【AFP】Ex-head of China milk-powder firm could face death penalty: lawyer

【國際商情周刊】從三聚氰胺毒奶事件 談企業因應之道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希望之聲】辛巴威霍亂死亡逾千 拒絕國際協助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因感染霍亂死亡的人數已累計達1,111人。聯合國於上週二提案應對其施壓並找出快速的解決方案。

最近,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發佈消息,指辛國首都哈拉雷西邊的齊格杜城(Chegutu)出現新的霍亂疫情,那兒有超過378人受感染,121人因此死亡,全國約有20,580霍亂病例。

染上霍亂的人會出現嚴重腹瀉以及脫水現象;霍亂弧菌對胃酸的抵抗力不佳,只有胃酸不足或胃部切除過的人或免疫機能較差者,可能致病。並且霍亂弧菌不耐熱,水產魚、貝類經充分煮熟、飲用水煮沸,即可殺死霍亂弧菌。嚴重未治療的患者可在數小時內死亡,致死率超過50%,但如加以適當治療,則可降至1%以下。

數千名辛巴威民眾在南非國境的穆希納城聚集,他們睡在街道上,希望尋求霍亂的醫療幫助和庇護。

辛巴威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首輪總統選舉,反對黨不僅贏得國會大選,總統候選人崔凡吉萊也以47.9%的得票率擊敗43.2%的穆加比,但84歲的穆加比堅持不承認敗選,並執意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崔凡吉萊則聲稱許多他的支持者都被綁架謀殺了,於是宣佈退選。然而穆加比政府對此控訴予以否認。

由於霍亂疫情擴散,西方國家要求已掌權28年的穆加比總統下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南非大主教屠圖以及肯亞總理奧廷加(Raila Odinga)甚至支持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辛巴威,並呼籲非洲聯盟的領袖拒絕承認穆加比為合法總統。

穆加比於9月時提出願與反對黨領袖崔凡吉萊合組聯合政府,冀望以此扭轉辛國經濟頹勢,重建基本政府功能。但是兩方對於誰來擔任主要政策執行者一直無法達成協議,民眾也預期可能將發生嚴重暴力衝突。



延伸閱讀:
【Economist】Please do something—but what?
Africans, Europeans and Americans must together rescue a dying country

THE Zimbabwe crisis has reached a new level that is both hideous and, paradoxically, hopeful. The hideous part is that people are dying—indeed, Zimbabwe as a country is dying—at an even faster rate than before, as cholera sweeps across the country.....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華爾街日報】希臘騷亂凸顯歐洲年輕人不滿情緒

節錄 希臘騷亂凸顯歐洲年輕人不滿情緒

希臘的騷亂進入到了第五天﹐除幾千名學生的抗議活動外﹐工人也開始罷工﹔此次騷亂表明﹐歐洲很多國家的年輕人對陳舊的教育體制和工作崗位不足愈發不滿﹐而且普遍對其前途深感憂慮。

從羅馬到柏林﹐再到馬德里﹐年輕人大學畢業的時間比北歐、美國或英國的同齡人晚很多﹐畢業後要找到提供社會保障福利的長期工作也是困難重重。

在德國﹐包括眾多大學畢業生在內的很多年輕人近些年一直在努力尋找支付全額工資的工作。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無薪或低薪實習的方式工作。德國媒體將這些沒有經濟保障的年輕人稱為“實習的一代”(Generation Intern)。

西班牙這代年輕人的工作福利和保障也少得可憐﹐他們經常在臨時性工作之間換來換去﹐這樣其雇主就可以避開國內勞動法規定的繁雜義務。媒體將這些人稱為“mileuristas”﹐簡單來說﹐就是指那些靠每月1000歐元微薄收入生存的人。

在希臘﹐類似的人群則被稱為“600歐元一代”﹐因為希臘的最低工資標準是600歐元。週二﹐法國學生計劃發動全國範圍的抗議行動﹐反對政府在預算控制方面給予國立大學更多自主性的計劃。學生擔心該計劃會造成兩極分化﹐財力雄厚的大學可以繼續吸引到私人投資﹐資金實力較弱的學校則每況愈下。

三年前﹐法國學生上街遊行﹐反對當時的政府著力推進的不穩定的臨時工作合約機制。上個月﹐幾千名意大利學生走上街頭﹐抗議政府改變整個學校管理體制相關法律的企圖﹐其中包括削減國立大學的預算。希臘工人罷工在週三的示威活動後也全面展開。工會在上週六騷亂爆發前就確定了罷工計劃﹐對保守政府改革退休金相關法律和私有化政策的經濟策略提出抗議。幾千名高中生和大學生走出校門﹐加入示威隊伍﹐表達他們對政府的高等教育和就業政策的不滿。

雅典42歲的建築師Eleanna Horiti說﹐幾十年來希臘人都在做著掙大錢、開好車的美國夢﹐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樣的夢已經成為泡影。希臘經濟經歷了10年的快速擴張期﹐預計明年的經濟增長率約為2%﹐高於大部分歐洲國家﹔但美中不足的是年輕人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15-24歲的希臘人失業率為25%﹔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學家Claude Giorno稱﹐這說明希臘經濟擴張的好處並未得到平均分配。

雅典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Athens)的院長兼首席執行長Achilles Kanellopoulos稱﹐很多學生無法進入門坎很高的國立大學﹐因而被迫出國或是進入國外大學在希臘的分校學習。問題在於﹐大多數情況下希臘政府只承認國立大學學歷﹐這不公平。

哈弗福德學院(Haverford College)歷史系副教授Alexander Kitroeff稱﹐高中和大學學生抗議活動持續時間之長令人吃驚﹐因為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這個年齡段在政治方面就一直不活躍。但他說﹐現在﹐這些人感覺他們找不到工作﹐也無法享有與前幾代人同等的機會。

遍及希臘的騷亂從上週末開始﹐導火索是警方在一次沖突中開槍打死了一名15歲的男孩。希臘一家法庭週三下令逮捕了參與槍擊事件的兩名警察﹐等候審理。其中一名警察被指控犯有謀殺罪。

抗議活動週三繼續進行。希臘總理卡拉曼利斯(Costas Karamanlis)呼籲騷亂各方保持冷靜﹐並宣佈了一系列對在騷亂中受損企業的財政支持措施......

延伸閱讀:
【苦勞網】希臘國定假日「說不日」反抗變傳統
【聯合新聞網】全歐革命?希臘學生嚇壞歐盟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延伸閱讀】公共領域

§ 配合活動《被遺忘的時代精神─公共領域的今昔流變》所撰文章Ⅱ§

文│張筠(清華思沙龍文字組)

公共領域在思想家Jurgen Habermas(尤爾根.哈伯瑪斯)的定義下,是一個市民可以自由表達及溝通意見,以形成民意或共識的社會生活領域。它是源自希臘雅典時代「polis」的概念,強調公民對公共事務開放自由討論或辯論,形成共識和公共政策。然而當時的奴隸和女人沒有發聲的空間,只有成年、有經濟權力的男性才被稱作「公民」,因此討論政治的權利,仍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因此真正擺脫階級的侷限,並透過理性論辯來參與公共議題的時期,就思想家Jurgen Habermas(尤爾根.哈伯瑪斯)的說法,是雛形於1683-1730年倫敦、巴黎等大都市的咖啡館和沙龍中,對十八世紀歐陸最重要的啟蒙運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當時的作家、藝術家、科學家、貴族等在此自由聚會社交,談論文學藝術,也對經濟、政治事務做出評斷和爭辯。這種新型聚會並不是屬於貴族的特權,參與者原則上多是中產階級的男性,但亦有被稱作「窮人」的鞋匠來咖啡館聆聽新知。他們的談論議題不受政府控制,彼此採用較為平等的態度來多元、公開而理性的對公共事務進行討論批評。

咖啡館群眾的討論逐步形成,參與者也開始書寫刊物,匯集出爭辯過程和議題內容。這類的雜誌不但吸引大眾的目光,並且成為了一種對話的方式,透過文章進行思想的交流。例如1709年,Addison and Steele 發行第一期的Tatler,成為數千個咖啡館互相溝通有無的橋樑,其刊登的文章是咖啡屋裡的話題之一。除了Tatler之外,還有the Guardian、the Spectator等雜誌,這些刊物的主題主要都是藝術與文學評論、哲學或科學的討論,但雜誌編者也關注窮人的教育和慈善事業、要求民眾行為檢點、反對賭博的發生。

18世紀初咖啡館聚會與雜誌發行的現象,代表著公共領域的興起。而公共領域中「溝通」的特性 ─ 透過不斷地對話,讓各方的意見從衝突中找到共通處,再經由協商達到統合結果 ─ 奠定了當今民主政治的運作模式。




參考資料:
Kidpade-history and science for kids
《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宣傳海報】被遺忘的時代精神─公共領域的今昔流變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延伸閱讀】啟蒙運動

§ 配合活動《被遺忘的時代精神─公共領域的今昔流變》所撰的文章Ⅰ§

文│蘇子翔(清華思沙龍議題組組長)

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顧名思義,就是啟迪智慧、去除蒙昧。

進入啟蒙思想的核心之前,先讓我們看一下宮布利希教授(Ernst H. Gombrich)闡述啟蒙時代前,歐洲人的普遍想法:他認為人們應該毆打孩子……農人來到這世上只是為了勞動,不可以說半個不字;人們應該當眾鞭打乞丐和流浪漢,然後用鏈子把他們鎖在城市廣場旁邊並嘲笑他們……人們必須燒死巫婆和其他經常進行危險有害活動的巫師,並追捕、驅逐不同信仰者或將他們丟入陰暗的地牢……某某先生、一位英國朋友,很久以來一直在做了不起的大生意,他把非洲黑人當奴隸賣到美洲,這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先生主意多妙啊,因為被捕的印地安人不適宜於幹活……。
看到這樣的描述,各位是不是大吃一驚,這是我們所認識的歐洲人嗎?啟蒙運動偉大之處,不僅是它所宣揚的理念,更重要的,我們今日看來理所當然的價值、信仰,是需要不斷的犧牲、奮鬥才爭取來的成就。

柏拉圖「洞穴神話」中,當看到真實世界的穴居人,歡欣鼓舞的回去告訴同伴,洞穴裡所看到只不過是「真實」事物的投影時;不幸的,就被只相信影子的同伴給殺了……我們可以從故事中得知,一個新價值的傳達與轉變,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寬容」、「理性」、「人性」是啟蒙運動所訴諸的核心價值,其中包括了代議政府的概念、宗教寬容、財產的神聖性;以及洛克認為一個國家的律法必須讓人民了解到:人人平等、獨立,沒有任何人可以傷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權和財產權─包括生命與物質。此外,世俗化
(secularization)和理性化(rationalization)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精神。這表示,社會取代了國家。而對事物的解釋權,由上層結構的政治、宗教移轉到了人民身上。這些新的價值,使得宮布利希教授(Ernst H. Gombrich)闡述的「野蠻」行為,漸漸成為歷史的浮光掠影。

然而,今日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啟蒙運動所帶給人們的價值固然廣為人們所接受,但「啟蒙」這個字眼還是預設了從一個高位指引人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野蠻的……或許,啟蒙運動所強調的「理性」、「寬容」、「溝通理解」要比「啟蒙」所隱含的「位階概念」來的重要。


資料來源:
宮布利希(Ernst H. Gombrich), 《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
喬斯坦•賈德著,蕭寶森譯,《蘇菲的世界》
陳正國教授,「啟蒙運動專題」課程。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沙龍活動】被遺忘的時代精神─公共領域的今昔流變

文│曾一平(清華思沙龍編輯組組長)

2008年,清華思沙龍三週年了。此刻,我們思索原點,推出「被遺忘的時代精神─公共領域的今昔流變」。啟蒙運動發生於西元十八世紀,起源於英國,之後擴展到歐洲,帶給世人理性、科學、進步等思想。
當時,「沙龍」蓬勃發展。啟蒙哲士們們於其中進行談話、辯論,造就了一個不凡的時代。1960年代,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所揭櫫的「公共領域」的概念,深深地影響了世界。18世紀的沙龍,是公共領域的早期階段。

2008年的「清華思沙龍」,希望尋回原初精神,延續公共領域的概念,讓思想的火光繼續閃耀。

繼續閱讀...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清華思沙龍】被遺忘的時代精神─公共領域的今昔流變

六零年代的本土自覺
咖啡館的昏黃小燈和白瓷杯
催生出黃春明的《看海的日子》

1789年的自由思潮
法國LeProcoPe Café的民主爭辯
激起了震驚世界的革命情懷

咖啡館裡人們暢所欲言
開啟了思想的自由國度
站在過往與未來的交界
你是否願意一同尋找啟蒙的原點



講者:
楊肅獻教授(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顧忠華教授(政治大學社會系教授)


時間:12月17日 星期三,晚上7點(6點半開放報名者入場)
地點:清華大學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
聯絡電話:03-574-2845

繼續閱讀...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