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權日」反思「關達那摩」
清華思沙龍邀您討論反恐與人權
美國二零零一年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展開一連串的「反恐戰爭」。在古巴南端關達那摩灣拘禁恐怖攻擊嫌疑犯的海軍基地,至今曾傳出數起駭人聽聞的虐囚案。在十二月十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訂定的世界人權日,晚上七點於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藉由嘗試重建歷史場景的紀錄片《通往關達那摩之路》來探討在反恐大旗下的人權問題。
關達拿摩美軍基地(Guantánamo Bay Naval Base)位於古巴東南方,二十世紀初期即為美國海軍佔據使用,是唯一一個在與美國沒有外交關係地區的美軍基地,美國藉由美西戰爭後1903年所簽訂的租約,控制整個關達那摩地域南部兩側,目前的古巴政府不承認認美國海軍對關達那摩島上的使用權。2002年開始,關達那摩島上的海軍基地設立了軍事監獄,專門囚禁疑似恐怖分子的人物,一直到2006年7月11日之前,布希政府仍堅持這些拘留犯並未受到日內瓦條約的人權保障。
《通往關達那摩之路》描寫三名曾被囚禁在關達那摩的英國回教徒,冤獄兩年後獲無罪釋放的的真實故事。Asif一行四人為了Asif的婚禮前往阿富汗,恰遇上美國對阿富汗發動戰爭,遭美軍逮捕送往古巴關達那摩監獄。在此期間重複受到美軍在「有罪假設」下近乎逼供的循環偵訊以及肢體暴力。他們是相對幸運的受害者,有許多嫌疑犯至今仍未獲釋放。對於關達那摩的囚犯,美軍是否正如基地外的告示牌:「我們是在捍衛自由」?我們又是否有權力說出:「為了保護大多數的人,少數人的人權應該被犧牲」?
清華思沙龍這次邀請到深入研究全球政治體系,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的年輕講者張鐵志先生,在政治研究外,過去幾年也從事政治與文化評論、音樂論述與散文等寫作,作品現於各大報論壇。希望在抒情書寫與批判分析間、在國際視野與本土關懷間、在思想與實踐間找到平衡。2004年出版第一本書《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獲選為該年十大好書。
放映紀錄片:【通往關達那摩之路(The Road to Guantanamo)】
講者:張鐵志
地點:清華大學合勤廳
時間: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19:00(18:30開放報名者入場)
報名電話:03-5742407(清華校內分機42407)
報名傳真:03-5742845(請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電話、e-mail)
網頁:http://NTHUthinkers.blogspot.com
新聞連絡人:林立
電話:0935-592915
電郵:allenlinli@gmail.com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新聞稿】透視人權死角
張貼者: 洪偉 於 凌晨1:32
標籤: 專題:往關達那摩之路, 清思:新聞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