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校園BBS版上,最近出現1則訊息:「在台北逛書店,遇見貓哥,讓我好懷念在清華的日子」。
「貓哥」是清大校園內「蘇格貓底」二手書屋主人林群的外號;他聽到同學轉述,才恍然想起一個理平頭的孩子,是清大畢業生,正在服役,「還好我沒作壞事」。
蘇格貓底是清華舊招待所「百齡堂」改建,過去是學校招待貴賓的空間,曾委外經營餐廳,未見起色,二手書屋進駐後,充滿人文的氛圍,讓不少人流連。
林群是清華大學校友,喜愛閱讀,3年半前,在台北開了間蘇格拉底二手書店,一人包辦圖書、CD選購兼廚房吧台主廚,生意非常好;有一回,作家龍應台到書店,用完餐離開時,突然回首告訴他,清大百齡堂委外經營正招標,可以試一試。
剛開始他不以為意,3個月後,龍應台再來店裡告訴他「你是清華人,了解清華生態」,問他願不願意貢獻母校?把台北成功經驗帶到新竹。
林群住花蓮,他說高中愛上閱讀,啟蒙書就是龍應台的「野火集」,「這本書開啟我讀書的視野」。
他利用周一休半天假趕到清華園,透過玻璃窗,望向室內,60幾坪空間,比台北18坪的店大3倍多,決定接受挑戰。
林群收藏二手書10多年,累積數萬冊,在清大展示約1萬冊,「原文書佔7成」,以文史哲與社會類居多,中文書包羅萬象,另有法文、德文書,不少精裝本來自牧師,他捨不得賣,闢出私人收藏區,開放愛書人在店裡喝咖啡、閱讀。
店裡還有真空管音響,播爵士樂、鋼琴、熱門搖滾與古典音樂;去年11月起,與清大藝術中心合辦「夜貓子電影院」,每周二、周末晚上9時放映主題電影滿足電影人的需求。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蘇格貓底」二手書屋 龍應台促成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香港與台灣交換生命的碎片
【亞洲週刊/童清峰】
回歸十年後的香港與中國大陸關係矛盾,一些香港人歧視大陸,但香港的經濟發展又高度依賴大陸。香港民間社會非常活躍,台灣的文化內涵比較深厚,大家在交換生命碎片中,彼此激盪成長。
香港和台灣的飛機旅程只有一個多小時,但兩地人民的隔膜卻如天地之遙,交流幾乎都是一些觀光等浮光掠影式的層面,在敏感的政治屏障下,少見深度的文化交流。
然而,香港和台灣各有所長。香港的民間社會充滿活力,儘管民主程度還落後台灣,但法治基礎穩固。而台灣則是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台港兩地正好形成互補,有很多地方可以深入交流,彼此交換生命的碎片,讓彼此更深入了解對方。
日前,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系列活動特別企劃《你所不知道的香港》,邀請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主講,讓台灣民眾對這顆東方之珠有不一樣的認識。
脫離英國殖民政府統治後,與台灣同處中國崛起時空下的香港回歸至今十年,港人從不停止爭取民主與掙扎思索身份認同;台灣人對香港的印象長期受電影與廣告媒體所影響,主辦單位精心安排的專題,透過香港電台電視部紀錄片,去探索近代香港發展的歷史關鍵。
台北市金華街月涵堂內擠進約五百名青年學子與民眾,主辦單位特別將場地全數擺滿座椅以應觀眾熱烈響應,跳脫台北紛擾的政治,讓台灣年輕人在金華街靜巷省思香港新生與中國崛起的背後思維。
流金歲月話香江
現場播放的紀錄片《流金歲月》是香港電台《鏗鏘集》開闢的數個系列之一,於九七年七月七日起,分別以六集深刻地從經濟、政治活動及六七暴動等重大社會事件剖析香港整體社會的變革,從五十年代香港工商業之發展,六七年暴動如何改變政府管治香港的模式,到七十年代大學生的「保釣」運動、「反貪污,捉葛柏」,八十年代政制發展、民主發展方向,以及九十年代政壇風起雲湧、九七前後立法局議員之變更,歷數香港盛衰。
香港整個社會的發展﹐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在異議人士與當權者不斷衝撞的社會運動中往前推進。
陳婉瑩的成長歲月也正是香港轉型的年代,她從自己的成長背景與香港的時代交錯談起,細細爬梳戰後香港貧困的五十年代與自己的童年,六十年代對祖國迷糊的「初戀」印象與反殖民意識的啟蒙;動亂的一九六七年與投身社會運動的大學時代,七十年代去國懷鄉留美歲月直至今天的香港。
陳婉瑩說,六七示威對當時香港社會造成巨大衝擊,一方面大學生背景開始質變,原來是有錢人、懂英文者才能就讀大學,到六十年代末,很多貧窮子弟、兼差者都進入大學;另方面,在暴動衝擊下,大學生開始挑戰現實,對如何改變社會具有使命感,這代表一股社會覺醒力量,直接促成一九七四年廉政公署成立。
陳婉瑩也省思與敘述個人在時代底下的身份認同與語言等微妙轉變,並剖析集體記憶中「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的身份衝突問題,陳婉瑩認為身份認同問題固然重要,卻不是香港人最急迫的問題。
殖民地教育的烙印
陳婉瑩難忘她在一家天主教會中學成長的經驗,就是每一個人都要被冠上一個英文名字,學生對中國的了解,往往只是從家庭及民俗的層面。
事實上,對於究竟是中國人或是香港人的認同,從來就不是香港的核心問題,陳婉瑩引述最新的民調指出,自認是香港人同時是中國人的比例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一,是十年來新高;純粹香港人有百分之二十一點五;純粹中國人有百分之十八點六,是十年來新低。
陳婉瑩更進一步分析,處在中國崛起下的當代香港所必須面對的事實,香港與中國充滿矛盾情結,一些香港人雖然拒絕中國(「大陸人」仍然是一個歧視性名詞),但香港與大陸關係越來越緊密,包括香港人的飲用水都來自廣東的東江,香港依靠中國大陸遊客來支撐經濟增長,去年二千萬遊客,一半以上(百分之五十五)來自中國大陸,大陸客比美國、日本的遊客還會花錢,人均消費是來港各國遊客中最高的。
和台灣一樣,香港的企業早已遷到大陸,他們需要大陸的勞動力,香港企業單在廣東即僱用了一千萬人,是香港就業總人數的三倍,而且香港需要大陸購買它的產品,香港的出口,百分之四十三銷往去大陸,中國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把第二位的美國(百分之十九)、第三位的歐盟和第四位的日本遠遠拋在後頭。
超越英作家的預言
回歸前夕,英國作家Jan Morris 著書《香港,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結尾談九七後香港的兩個可能,「(香港)最糟的下場是不管它多富有,終歸變成了中國省份裏的一個受暴政統治、乖乖聽命、陰沉的共產黨城市。最好的,是它發展成為新中國的典範,引導中國進步的北極星,一個快樂幸福的榜樣,也是它祖國的一種鼓舞力量」。這兩個預言在當時都非常流行、有代表性,但陳婉瑩表示,兩者都是錯的,香港將是處在兩者之間的一個存在實體。
香港確實日益依賴著中國,隨著中國高速發展,香港沒有時間再猶豫,陳婉瑩提出香港的未來想像與思維的座標,以香港的理念結合中國大陸的實際,提煉新思維以創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間的第三條發展道路。
作家龍應台也呼應台港確有必要緊密交流﹐她比較港台兩地政府的效率指出,香港政府執行能力和效率方面,超過台北很多,如果下游同樣辦一個大型活動,香港的效率跟品質會超過台北,但如果思考這個城市整體的文化藍圖,台北比香港領先很多,「我覺得是整個華人世界最先進的,這剛好由於是香港歷史發展跟歷史條件,在殖民政府時代,完全是倫敦要你怎麼做就要怎麼做,九七之後它政府的組織還沒有變過來,沒有專責做文化的機構,所以它腦的部分是缺的,所以這兩個城市可以交流的是香港可以跟台北學上游文化政策部分,而台北可以跟香港學習執行的能力,強項跟弱項剛好相反」。
再說商業機制,龍應台指出,香港也是領先,例如她去香港一些電器店買電器,就可以看出它服務品質,不是台北比得上的,倒過來,香港有太多的地方可以跟台北學,「就是它的文化內涵的部分,但這兩個城市這麼少的溝通,民間交流雖然很多,尤其是兩邊政府因為政治割裂,像老死不相往來,其實對於兩個城市的進步都是有障礙的。」
現場提問激出智慧火花
現場的人士也提出了精闢的問題與主講人相互激盪。 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認為,香港回歸以後,媒體新聞箝制的現象似乎更顯著。陳婉瑩則認為,相對於這十年來亞洲媒體新聞自由的普遍倒退,香港媒體倒退的情況已經相對較輕,同時,她認為香港媒體受市場因素的影響更為嚴重。
對台灣民主的現況,陳婉瑩則認為儘管紛亂與衝突時有所聞,她還是認為台灣的民主依然值得肯定;現場眾人精采的激辯與省思令在場眾人印象深刻。紛擾的台北天空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與台灣民眾思索世界的變化,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清華小沙龍第一講】夜話東土
民初的數起獨立運動
三次短期的「東突厥斯坦」政權
軍閥、共產黨、血腥鎮壓
已經不再被重視的歷史
「大突厥斯坦地區!」?
是否在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呼聲?
19:00 - 20:00 艾克林(Erkin Ekrem)演講
現職:清雲科技大學中亞所助理教授
專長:中亞歷史、中亞民族史、中亞伊斯蘭研究、中國與中亞戰略關係發展等
20:00 - 21:30 沙龍討論
主持人:林群(貓哥)
時間:十月二十六日(五),晚上六點半進場,七點開始
地點:清華大學蘇格拉底二手書咖啡店
本次活動免報名自由入場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透視全球經濟幕後推手」活動新聞稿
清華思沙龍 帶您透視全球經濟
清華思沙龍講座系列又來了!繼上學期的最後向黑蝙蝠的英雄們致敬,這學期的三場講座將帶我們繼續放眼國際。這學期第一場講座藉由紀錄片《債與命》來反思全球化自由經濟美夢的反例之一──牙買加。清華思沙龍邀請了專長於制度經濟的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劉瑞華來替我們深入進行分析。十月十五日晚上七點整準時在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放映紀錄片。
牙買加面積約為台灣的一半,三百萬人口,位於加勒比海中心,1962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旋即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牙買加政府為了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英文簡稱IMF,中文簡稱國金會)獲得貸款,同意國金會對其發展的種種限制:如取消多種產品關稅、牙買加幣貶值、甚至是要求其國內農民貸款的高利率,借款協議書還嚴格地限制了貸款的使用對象和使用方式,重重的遊戲規則和排山倒海而來的外國廉價商品,使得牙買加的經濟受到重創,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建設荒廢,國家陷入了「債與命」的強大壓迫中。
《債與命》由牙買加裔女性導演Stephennie Black製作執導,藉由一系列的訪問、歷史畫面以及悅耳的牙買加歌曲,勾勒出牙買加從獨立至今的受到外債壓迫以及全球經濟衝擊的艱困處境。制度的缺陷是否是牙買加經濟基礎崩潰的唯一原因?革命是否是解決無底債務的唯一選項?清華思沙龍誠摯地邀請您一同來關心。
放映紀錄片:【債與命 (Life and Debt)】
講者:劉瑞華教授
地點:清華大學合勤廳
時間: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19:00(18:30開放報名者入場)
報名電話:03-5742407(清華校內分機42407)
報名傳真:03-5742845(請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電話、e-mail)
網頁:http://NTHUthinkers.blogspot.com
新聞連絡人:林立
電話:0935-592915
電郵:allenlinli@gmail.com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債與命》導演 史提芬妮.布萊克(Stephanie Black)專訪
【以下引用至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你所不知道的全球化幕後推手」活動手冊】
Stephanie Black first went to Jamaica while making her award-winning documentary H-2 Worker. Life and Debt continues her tradition of polemical filmmaking.
史提芬妮.布萊克拍攝她得獎紀錄片【超時工作】期間首次踏上牙買加,而【債與命】這部描述全球化對牙買加(Jamaica)第三世界國家影響的紀錄片也延續了她一貫的手法。
BBC Four: There'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globalisation recently with books like No Logo and media coverage of various demonstrations. Did that influence your decision to make your film now?
近期隨著像No Logo這類書籍及媒體多方面的實證報導帶起了全球化風潮。請問您決定拍攝【債與命】是否受到這股風潮的影響?
Stephanie Black: Absolutely not - it's just coincidence. I started working on this film in 1992. When I was in Jamaica [making H-2 Worker] I kept asking myself how a country this rich could be this poor. I kept reading about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and never understood at that time that the IMF had such a far-reaching arm on everyday policies of the country. I thought the IMF was like the Red Cross!
當然不,這只是巧合罷了。我從1992年就已經開始著手策劃這部片子。當我在拍攝【超時工作】期間,便不斷的自問為何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卻如此貧窮?我不斷的閱讀有關IMF和世界銀行的資料,但在當時卻沒有理解到IMF會伸手干涉一個國家的政策,而誤將其視為是與紅十字會一樣的組織。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ourse we don't borrow money from the IMF so there's no way to get that same kind of understanding, particularly as our media didn't cover that at all at that time. So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also my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this issue that has somehow been left out of my education was what motivated me to make the film.
當然,在美國我們不會向IMF貸款,因而無從理解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在當時我們的媒體也沒有這類的報導。所以,由於這些國際組織的不透明性以及我個人這類議題的興趣,而成為我著手拍攝本片的動機。
BBC Four: The film also touches on tourism in Jamaica. Why did you decide to frame the film around that ?
【債與命】觸及到牙買加當地的觀光業,妳為什麼選用這個產業切入電影的主題?
SB: There's a certain lack of information inherent in American society in the same way that tourists might visit a country and not know what's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hotel. That was a metaphor for me for the situation here where we often don't think about the impact of US policies. It was a way to ask the viewer, "What is my culpability in all of this?"
美國社會天生認為欠缺與美國無關的資訊是理所當然的,就像觀光客到一個國家觀光卻從不去了解旅館的後面發生什麼事情一樣,這充分暗示了我們太少去思考美國政策的衝擊。這部影片恰巧可以讓觀眾思考「我們做錯了什麼?」
What was very striking while making the film was how everyone in Jamaica can explain what these policies are and their impact but you can take a college-educated student here and they would be very hard pressed to explain the same information. Yet we hold the strongest voting power in the IMF and nothing can actually be changed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unless it has the full backing of the G8. So the use of the tourists was not in any way addressing tourism. It was a really a metaphor that was reinforced by the use of the Jamaica Kincaid text.
製片期間,感受到最大的震撼是,你隨便問一個牙買加人,他都可以侃侃而談這些政策和衝擊。但如果你去問美國的大學生,卻無法對同樣的問題清楚的表達。
此刻,美國雖然在IMF握有堅強的投票權,但除非有八大工業國的全力支持,否則沒有任何事能真的改變第三世界國家。所以,觀光在這部片子中其實只是個引子。
BBC Four: Finally, this year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Jamaican independence. What's your sense from working and living there about whether it's been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
今年是慶祝牙買加獨立的40週年紀念日。從你工作與生活在牙買加的經驗來說,你認為IMF對牙買加來說是有利?還是有害?
SB: The broad majority of people feel exceptionally that it's a good thing. Of course, there is a small minority of people who disagree. What's unfortunate is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end up being a really important presence in countries with a colonial history. So just at the moment when some of the vestiges of colonialism are disappearing, the IMF come in and almost prey on those vestiges that are set up from another agenda. In Jamaica's case and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re is a need for capital after colonialism and the only way countries can get that it is by borrowing from the IMF.
對多數人來說,仍認為IMF的介入是有利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並不同意。不幸的是,IMF和世界銀行仍在曾被殖民的國家中,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所以,當殖民主義即將消失的同時,IMF適時介入並以另一種形式進行剝削、掠奪。牙買加這個案例與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在殖民主義結束後,需要大筆資本進行重建時,跟IMF借貸成為他們唯一的途徑。
I think this is an unfortunate truth and a lot of people who fought against going to the IMF in the 1970s and had such vision for their country post-independence have had all their worst fears confirmed.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turn back the tide at this particular moment. So while it's important that Jamaica was granted its independence it was never allowed to develop itself in a way that its people envisioned. (abridged)
不幸的是,許多曾在 70年代抵制加入IMF的人,早已洞悉後獨立時期將面臨的危機,而今,這些埋藏在心底的恐懼,也已得到印證。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卻也無法扭轉這個趨勢。所以,雖然牙買加終於能夠獨立,但是卻也注定他們永遠無法依照自己的想法自主發展的命運。
From:http://www.bbc.co.uk/bbcfour/documentaries/storyville/stephanie-black-interview.shtml
本文節錄至BBC Four 對導演的專訪/譯文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義工熱心翻譯
國際貨幣基金 (IMF)與世界銀行 (World Bank )介紹
【文/祁玉蘭】
過去30多年來,國際社會面臨來自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結構改變的巨大且持續之挑戰。經濟與金融全球化帶來可觀的好處,開發中與新興市場國家能更加融入商品與資本交易中並享受知識與技術移動的好處。但也意味挑戰與風險,全球化的確使國際體系更易於遭受投資人觀感改變的影響,威脅國際金融體系之穩定。值此之際,國際社會需要學習重要課題並進行深刻的調整,在嶄新的國際金融建構(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之框架中,國際性經濟與金融機構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將先從其起源與現況談起,接著說明決策過程與服務內容,最後是蛻變與展望。
1. 起源與現況
在兩次大戰期間,主要發達國家的關稅壁壘貿易政策與競爭性貶值的外匯政策逐步埋下日後發生30年代世界性經濟大蕭條的種子。為避免釀成災難的經濟政策再度出現,來自44個國家政府的財金官員代表聚集於美國New Hampshire州Breton Woods召開一項國際會議,建立一個強調經濟合作的基金組織,會中起草一份該國際機構的章程。爾後29個國家於1945年12月簽署「基金組織協定」(Articles of Agreement),正式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為避免投機與維護幣值預期的穩定以利於國際貿易與投資,各國在Breton Woods (BW) 協議下實施固定匯率體系。當國際收支嚴重不平衡,無法藉助物價與匯率的調整緩和國家總體經濟不穩定,此時需要一個國際性貨幣組織以舒困方式降低各國的傷害。
同時間建立了世界銀行,目的是透過對基礎設施提供融資促進長期經濟發展。它們的工作是互相補充的,IMF的關注重點是總體經濟表現及總體經濟與金融部門政策,World Bank則是關注更長期的發展與貧窮問題。此外,它們也都對會員國提供融資,但項目不同,IMF並不對特定項目(公路、機場或港口設施)或進行改革的部門(教育或產業發展規劃)進行貸款,而是在一國為解決國際收支或貶值困難而採取政策時提供貸款。
2. 誰在做決策?
組織特色:
i. 並非如聯合國(United Nation)的「一國一票」,而是加權投票制,一國的經濟規模愈大、對基金貢獻的份額愈大,則擁有的票數愈多。即使執行董事會多數決定是以成員間的共識為基礎,但過去的理事投票與通過議題鮮少違背歐美國家意願。近年會員國間正在討論改革投票制度,以提升公平性。
ii. 理事會是IMF/World Bank最高決策單位,每年開會一次(Annual Meetings of IMF-World Bank),針對重大政策議題討論與決策,日常的決定則交付執行董事會。每個會員國指派財經部長或央行總裁擔任理事或代理理事。
iii. 執行董事會包含24位執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s),IMF每週至少三次 全天候會議(World Bank每週兩次)。常任執行董事來自五個最大的股東:美、日、德、法與英國,以及中國、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其他16位則是兩年一任由選舉產生。傳統上IMF 的執行董事主席(Managing Director) 是由歐洲人擔任,而World Bank的總裁 (President) 則是美國人,目前前者是來自西班牙的Figaredo先生,而後者是Wolfowitz先生。
3. 提供哪些服務?
IMF管理各會員國按其經濟實力所貢獻的通貨基金總和,各會員國根據一些IMF制定的法則與條件可以向IMF提出所需要的貨幣。但是在有限的基金數量下,並奠基於凱因斯經濟學,IMF認為政府面對極端的基礎不均衡(fundamental disequilibrium)問題時,應有能力也有責任透過總體政策進行基礎調整(fundamental adjustment)。因故IMF要求接受援助國家為保證債務償還與經濟重整必須採行「結構調整政策」(Structural Adjustment Policy),其中主要包含四個部分:
i. 貨幣緊縮政策:促升利率、穩定幣值
ii. 財政緊縮政策:提升稅收、降低赤字
iii. 私有化:出售國營企業給私人企業
iv. 金融自由化:解除國際資本移動限制,允許跨國企業與銀行的購併與經營。
世界銀行有184個會員國,是開發中國家的財務與技術支援的主要來源。主要由兩個獨特的發展機構所組成-重建與發展的國際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與國際發展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在降低全球貧窮與改善生活水準的使命下,它們具有不同支援功能。IBRD主要關注中所得與債信良好的貧窮國家,而IDA則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81個國家,25億人口)。共同提供低利貸款、無息信用、與援助以資助開發中國家的教育、健康、基礎設施與通訊等。
另外還有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與國際投資糾紛解決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三個機構的成立用意是在降低私人企業投資開發中國家的風險,提升其投資意願,促進FDI並增進經濟成長。
4. 蛻變與展望
IMF最戲劇性的改變是在1970年代早期發生Breton Woods體系的崩潰。IMF喪失固定匯率體系守護者的角色。1980年代的國際債務危機則衝擊IMF,引起重大的轉型,IMF首次扮演國際債務危機管理者的身份,若債權銀行不允諾注入新資金,則IMF不對發生危機國家給予舒困支援,以降低道德危害造成危機發生的可能性。二十年來,IMF始終扮演危機管理的重要角色,私部門的涉入也一直是危機管理程序的重點之一,IMF試圖協調遭受危機國家的政策改革,並給予暫時的融通,重建私人債權者的信心與金融承諾。此外共產主義的瓦解構成IMF與World Bank新的挑戰,20個新會員需要特殊的政策建議,如何從中央計畫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 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是驅動IMF與World Bank進行多方面改變的重要來源,更加透明的決策過程,明確銳利的政策焦點,以及對政策建議與金融支持的加強策劃。不久之前,IMF本身開始揭露政策訊息並鼓勵會員國提升透明度。透明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包含公部門的總體政、策金融政策與銀行監督,以及私部門的會計、審計與公司治理。透明是市場健全的先決條件,有益於風險管理,並促成堅強的市場自律。這也是拉丁美洲與新興市場在2000年阿根廷危機之後並未遭受傳染效應波及的主因之一。
參考資料:
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Collection: Overview,
Website: http://www.imf.org/external/np/arc/eng/fa/BWC/overview.htm
“What is the IMF?”
Website: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exrp/what.htm
國際名家系列《德國是怎麼統一的?大眾文化、毛派學生、社會主義迪斯奈樂園》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活動】
魯道夫.瓦格納Professor Rudolf Wagner
海德堡大學教授Heidelberg University
1976年,在嚴峻的冷戰陰影中,德語世界最有名的東德歌手碧爾曼在西德的科隆舉辦了一場萬人空巷的演唱會。演唱會中,碧爾曼公開表態支持「兩德統一」,震驚兩德。碧爾曼第二天就成為流亡人士,但是大學校園的左翼文化裡一個嶄新的主題被打開了。一場演唱會,在兩 德統一史上有重大意義。
在德國統一17週年的此刻,瓦格納將以大眾文化出發,深度剖析德國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左右及統獨意識形態的錯綜。
主持:龍應台
時間:2007年10月13日(六)下午2:00~5:00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
英語演講,同步中譯。
敬請自備證件於現場換取口譯耳機,費用200元。
報名
Tel 02-33224907
Fax 02-33224918www.civictaipei.org
立即線上報名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維基百科:牙買加歷史
牙買加本島至遲在公元前5世紀便已成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牙買加一名即是源自阿拉瓦克語Xaymaca,意為「水和樹木之地」。
1494年哥倫布來到此地,1509年西班牙宣稱牙買加為其殖民地,改名聖地亞哥(Santiago)。西班牙對當地的土著居民實行奴隸政策,導致在不久之後,島上的阿拉瓦克人即因戰爭、疾病和奴役而滅絕。為補充勞動力,西班牙自1517年開始從非洲向牙買加販奴,導致黑人逐漸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1538年,西班牙人建立西班牙城,作為牙買加首府。
從16世紀後期開始,牙買加多次遭到來自法國、英格蘭、荷蘭等國的海盜襲擊。1655年5月,一支由威廉·賓和羅伯特·維納布爾斯聯合率領的英國艦隊佔領了牙買加。他們立刻邀請海盜來到島上最大港口羅亞爾港,協助防守西班牙人可能的反撲。在1657年和1658年間,西班牙人數次從古巴出發反撲,均以失敗告終。
1670年,按照馬德里條約,西班牙正式將牙買加等地割讓給英國。英國人立刻將這個島作為其海盜行為的基地,在1692年羅亞爾港被地震毀滅之前,一度成為加勒比海海盜的「首都」。此後,英國人修建了金斯頓城,逐漸將其建設成為牙買加的中心城市。
在之後的150年時間中,牙買加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蔗糖、郎姆酒和咖啡產地。為了維持數量眾多的種植園,英國於1672年成立皇家非洲公司,從西非,尤其是獅子山大量販運黑奴。由於受到殘酷的對待,黑奴起義此起彼伏,甚至一度在山區建立起了一些獨立的聚落,被稱為馬隆人。1831年,薩繆爾·夏普領導黑奴舉行聖誕節起義,雖然起義10天內即告失敗,但是引起了英國國內廣泛關注。對此事的調查被認為是大英帝國在1834年8月1日宣佈廢除奴隸制度的原因之一。之後,牙買加的奴隸們雖然獲得了少量的自由,但生活境遇依然沒有得到改善。在1865年又一次大規模的起義後,1866年英國宣佈將牙買加變為直轄殖民地。在19世紀末,牙買加的蔗糖業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香蕉種植業。1872年,金斯頓正式成為牙買加首府。
在此後的數十年中,牙買加的經濟逐漸繁榮,但是社會和文化發展卻始終受到殖民當局的壓制。特別是在大蕭條時期,本地各階層均對凋敝的社會情況非常不滿。1938年,全島工人舉行起義。之後,殖民當局被迫給與當地一些自治權利。1944年,首次舉行了普選。
1958年,牙買加加入了西印度聯邦,但是在1961年,選民否決了聯盟條約,導致了牙買加的退出。1962年8月6日牙買加宣告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2006年3月30日,牙買加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理波西亞·米勒在首都金斯敦宣誓就職。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透視全球經濟幕後推手—-牙買加,被捏碎的天堂
為何成為全球經濟巨輪下的祭品?
掙脫殖民牢籠後
為何無法自給自足
套上入更沈重的債務枷鎖?
陽光與海水眷顧的小島
荒蕪與血淚的困局
為何「全球化」被奉為通往富足天堂的道路時
它卻跌落幽暗地獄不得翻身?
劉瑞華 教授
現職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藝術中心主任
專長 經濟學、國際經濟
流程介紹
19:00-20:30紀錄片放映
【債與命 (Life and Debt)】(IMOD:Life and Debt)
從一座島嶼的命運看見「全球化」的另一面
20:30 - 21:00 劉瑞華演講
21:00 - 21:40 沙龍討論
- 時間:十月十五日晚上七點(六點半開放報名者入場)
- 地點: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 電話報名:03-5742407(清華校內分機42407)
- 傳真報名:03-5742845(請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電話、e-mail)
- 網路報名:http://registrano.com/event/show/04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