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轉錄】張鐵志的聲音與憤怒

引用至:中時部落格-部落格新聞

張鐵志的部落格跟他的社會身分一樣難以歸類。他在紐約念政治學博士,他可以寫一手優美的散文,也可以犀利的政治與文化評論,而更多人對他的認識是一個著名的音樂評論家。

2004 年他出版了一本「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結合他上述的各種專長:用詩意的文字書寫搖滾樂的精神,用他的政治學專業分析各種搖滾樂曾經試圖改變的政治和社會事件,不論是反戰還是反全球化。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樣一本嚴肅的書會成為台灣本土作者撰寫音樂書中最暢銷的(誠品閱讀 2004 年年度報告說超過一萬冊),更獲得聯合報讀書人選為年度十大好書和各大媒體推薦。現在已經是一本台灣音樂論述的經典,這也因此成為他的部落格的名字:聲音與憤怒。

繼續閱讀...

【新聞稿】透視人權死角

在「世界人權日」反思「關達那摩」
清華思沙龍邀您討論反恐與人權


美國二零零一年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展開一連串的「反恐戰爭」。在古巴南端關達那摩灣拘禁恐怖攻擊嫌疑犯的海軍基地,至今曾傳出數起駭人聽聞的虐囚案。在十二月十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訂定的世界人權日,晚上七點於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藉由嘗試重建歷史場景的紀錄片《通往關達那摩之路》來探討在反恐大旗下的人權問題。

關達拿摩美軍基地(Guantánamo Bay Naval Base)位於古巴東南方,二十世紀初期即為美國海軍佔據使用,是唯一一個在與美國沒有外交關係地區的美軍基地,美國藉由美西戰爭後1903年所簽訂的租約,控制整個關達那摩地域南部兩側,目前的古巴政府不承認認美國海軍對關達那摩島上的使用權。2002年開始,關達那摩島上的海軍基地設立了軍事監獄,專門囚禁疑似恐怖分子的人物,一直到2006年7月11日之前,布希政府仍堅持這些拘留犯並未受到日內瓦條約的人權保障。

繼續閱讀...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簡介世界人權日(12月10日)

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並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

受到該世界人權宣言的啟示,聯合國在1966年制定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目的在進一步闡明並執行宣言所揭示之各項人權精神。

該二盟約加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任擇議定書與「世界人權宣言」合稱「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為國際間最重要之人權典章。

節錄【世界人權宣言】序言如下:

繼續閱讀...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清華思沙龍第十六講】透視人權死角

古巴東南端的關達那摩

關押恐怖攻擊嫌犯的溽暑監獄

未經司法程序的刑求與逼供

曝曬在烈日下的人權

流放在美國憲法之外

反恐的正義走到了末路?


清華思沙龍邀您一同透視人權死角


19:00 – 20:00 紀錄片放映
【通往關達那摩之路 (Road To Guantanamo)】

20:00 – 20:30 張鐵志 演講

  • 張鐵志先生
  • 政治及文化評論者
  • 著有「聲音與憤怒」、「反叛的凝視」等書
  • 張鐵志部落格Sounds and Fury

20:30 – 21:30 沙龍討論

  • 時間:十二月十日(世界人權日),星期一,晚上七點(六點半開放入場)
  • 地點: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 電話報名:03-5742407(清華校內分機42407)
  • 傳真報名:03-5742845(請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電話、E-mail)
  • 網路報名:http://registrano.com/event/show/7ee9b0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透視香港】討論串

各位思想者們大家好,在參與完今天晚上的【透視香港--未完成的去殖民工程】沙龍講座以後,您是否有想與大家分享的想法或是疑問呢?(我們將會把有意思的疑問通知今日的講者--黃毓民教授)

歡迎您在此討論串之下,和我們一同繼續關注香港。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部落格更新公告

各位清華思沙龍的老朋友、新朋友:

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陸續的,我不斷收到沙龍朋友們的來信,給我一點方向和良好的建議。除了感動,我也想一一將這些方向和建議實現。

這一次,作了一些互動性的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是什麼更新,請點選繼續閱讀)

這些功能希望您喜歡,也歡迎善加利用。當然,我更需要您的建議。

希望您能繼續支持清華思沙龍。

  主編 洪偉 敬上
  電子郵件:wayne930242@gmail.com

繼續閱讀...

【清華思沙龍第十五講】透視香港

透視香港

--未完成的去殖民工程?!

一百五十年的英國殖民

十年的中國「回歸」

香港人的自我認同發生了什麼變化?

他愛英國的文明和文化

還是憎惡它的帝國傲慢?

他愛中國的民族還是排斥它的集權政體?

在強大的中國和強大的英國之間

他是否有香港的「本土意識」?

他如何回答自己身份的困惑?


繼續閱讀...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竹大思沙龍第二講

台灣文化力
當伍佰大喊台客 時,你感受到了什麼?
台客文化 波西米亞 相遇
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
文化的 生命力
是否潛藏在生活中而不被察覺?
竹大思沙龍邀請您
發現本土文化生命力
開展無限價值
楊澤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著有詩集三本,編譯多本
《中國時報》副刊主任
活動流程:
19 : 00 ~ 19 : 55 紀錄片【台北波西米亞】
19 : 55 ~ 20 : 45 楊澤 演講
20 : 45 ~ 21 : 30 沙龍討論

活動時間:十一月十四日() 下午七點至九點半
入場時間:下午六點半
活動地點:新竹教育大學 講堂甲
報名信箱 nhcue.salon@gmail.com
聯絡電話03-521-3132#2112 #2113

( 請附上姓名、所屬單位、聯絡電話、電子信箱 )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透視香港】我們的講者--黃毓民教授

此次【透視香港】活動,我們為各位從香港邀請到了人稱「流氓教授」的黃毓民先生。黃教授平時事務繁忙,此次前來相當難得。以下是黃教授的簡介:

【編輯來源:中文維基,「黃毓民」條目】

黃毓民,香港著名時事政治評論家,資深傳媒人。曾於香港商業電台主持受歡迎的烽煙節目(Phone-in)《政事有心人》。 2006年10月參與政黨「社會民主連線」的組織工作,並擔任社民連的主席一職,推動香港民主運動。黃毓民對台港事務與中國文化歷史皆有深入的認識,尤其對兩岸局勢觀察入微,中共黨史與建制研究深入。

他自稱年輕時,曾受黑社會新義安頭目向前養育之恩,所以與向前兒子、同為幫會中人的向華波有深厚交情。因這些關係為其背景添上一份江湖色彩。再加上喜歡賭馬,言論火爆,討論時青筋暴現的特點,與一般人心中學者的形象十分矛盾,所以被稱為「流氓教授」。

繼續閱讀...

【透視香港】活動新聞稿

從「女王的東方」到「市民的香港」
香港如何在三十年間打下繁榮的基礎

同樣是時代的轉折,十月中清華思沙龍的第一講:「透視全球經濟幕後推手」為大家分析了因為本身經濟體系的問題而受到國際金融組織影響相對大的牙買加戰後經濟。緊接著的第二講將為大家帶來記錄了同樣是前英屬殖民地「香港」戰後的崛起前奏:《鏗鏘集:流金歲月,(一)~(三)集》。清華思沙龍邀請到香港著名時事政治評論員黃毓民教授來帶大家一起透視香港。十一月十二日晚上七點整準時在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放映紀錄片。

繼續閱讀...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香港,你往哪裡去?【文/龍應台】

對香港文化政策與公民社會一點偏頗的觀察

到稅務局繳完了稅,下樓時覺得特別神氣,從此以後 多了一重身份:香港的納稅人。寫這篇文章,就是在盡一個香港納稅人的義務,當然,也是權利。


石水渠街的野薑花

從稅務大樓出來,橫過幾條大道就可以到石水渠街,我要到那兒買一把野薑花。窄窄的石水渠街是一個露天市場,擠擠攘攘的,人情味十足。鞋店前放著幾個水桶,火百合、滿天星、野薑花,隨興地「扔」在裡面,愛買不買。海產店前一攤一攤的鮮活漁貨。一隻巴掌大小的草蝦蹦到隔鄰的一籠青翠的菠菜上,又彈到地面;嚇了一跳的家庭主婦將它撿起,笑瞇瞇交還給魚販。腆著肚子的屠戶高舉著刀,正霍霍地斬肉;千錘百鍊的砧板已經凹成一個淺盆。駝背的老太太提著菜,一步一步走在人群裡,雖然擁擠不堪,她不慌不忙,顯然腳底熟悉每個地面的凹凸,眼裡認識每個攤子後面的鄉親。

野薑花聽說來自南丫島的水澤裡。我買上一大把,抱在懷裡,搭上開往石塘咀的老電車,一路叮叮噹噹晃回西環。

繼續閱讀...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