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BBC中文網】剛果激戰引發人道災難

國際紅十字會說,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戈馬的政府軍同反叛發生激烈戰鬥,引發人道災難。
在東部城市戈馬目前維持停火狀態,但是局勢十分不穩。隨著叛軍不斷逼近,大批難民紛紛逃離。據報道戈馬發生了殺戮和強姦,流離失所的難民得不到救援。
有關國家正在做出外交努力試圖解決危機,這場危機可能會擴散到鄰國盧旺達。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派遣特使去剛果和盧旺達斡旋。剛果和盧旺達彼此譴責對方發動越境攻擊。
此前聯合國擔心剛果(金)東部逃離戰亂的難民,一個救援組織說,大約15萬難民沒有住所和清潔飲水。
反叛力量領袖恩孔達威脅說,除非聯合國維和部隊保證停火得到實施,否則將攻佔戈馬城。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台北英語沙龍】仍舊貧窮,但是民主:全球化時代的印度民主

貧窮,就不能奢談民主?

印度,一個矛盾的民主政治試驗場,打破經濟與民主並進的迷思。

但是,印度的民主成熟到什麼程度?

在選舉型的民主中,族群與宗教差異成為分化劑;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貧富差距惡化,

印度民主面臨全新的挑戰與壓力,印度該如何面對?

亞洲其他新興民主與印度是否有共通之處?



活動內容 Content

米夏
小說家/紐約時報撰稿人
全程英語 不備翻譯報名

Tel 02-33224907
Fax 02-33224918 http://www.civictaipei.org/
主辦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2008年11月15日(六) 14:00~16:00
講者Speaker:米夏
主持Moderator:詹滿容 淡江大學美研所教授
地點Venue:月涵堂會議廳(台北市金華街110號)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鉅亨網】全球10國被列金融風暴高危國家 亞洲就佔了一半

據《理財週報》報導,在金融風暴的持續肆虐下,巴基斯坦、韓國、印度、烏克蘭、印尼、菲律賓、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和南非均被機構列入高危名單,亞洲國家在這份名單中佔據「半壁江山」。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你所不知道的孩子們…」聚焦兒童人權議題 呼籲台灣年輕人化關心為行動

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宣言》將屆50年,全世界卻仍有超過二億四千萬『童工』;1995到1996年間,有二十五萬個孩子被迫背起槍殺人,變成「童兵」;2007年全球有一億個露宿街頭面臨各種危險的『街童』…。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第四季「思沙龍」聚焦國際間如火如荼開展的兒童人權援助議題,以「你所不知道的孩子們…」系列,挖掘真相,呼籲台灣年輕人化關心為行動。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遠見雜誌】柏林 未來新都

企劃製作/楊瑪利、徐仁全(更多詳細內容請見《遠見》)


相不相信,重生之都、潔能之都、創意之都,都是柏林的新封號。

她很老,但又不只是老,更從老舊衰敗中成功蛻變。

1237年建城至今古蹟俯拾即是,還有重建後的議會水晶穹頂,各國文化在此以使館設計爭奇鬥豔,新舊交融的氛圍舉世無雙。

她很新,又不只是新,更是全球創意集散中心。

從1989年合併後才著手更新,現在市區就是一座大型的現代建築博物館,8500億台幣的文創產值讓她勇奪世界創意之都,紐約、東京都得靠邊站。

她很綠,又不只是綠,更將環保落實到每一個角落。1991年通過世界首創的再生能源法(EEG),更讓柏林成為潔能產業新聚落,

近郊有世界最大太陽能製造商、全球第四大的風電廠、全歐第二大的沼氣發電廠。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自由電子報】諾貝爾和平獎 阿提沙利榮獲

〔編譯鄭寺音/綜合十日外電報導〕曾成功調停科索沃、印尼亞齊等地紛爭的芬蘭前總統阿提沙利,十日因三十多年來致力建立歐、亞、非洲乃至歐洲的持久和平,獲頒二○○八年諾貝爾和平獎。他也是第一位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芬蘭人。

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和平獎得主時表示:「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將二○○八年和平獎頒給阿提沙利,以表彰他過去三十多年間,在數大洲解決國際紛爭的重要成就,這些努力達成了更和平的世界,以及諾貝爾遺囑的『各國和睦』精神。」

選擇將和平獎頒給阿提沙利,顯示委員會去年將此獎項頒給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之後,已將注意力回歸傳統和平工作。

五名評審組成的委員會表示,阿提沙利成就遍及非洲、歐洲、亞洲與中東地區,對和平進程有深遠影響,「透過不懈努力與好的成果,他展現調停能在解決國際紛爭扮演的角色;過去三十個年頭,他致力化解重大且長期衝突…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盼望,阿提沙利的努力與成就能讓他人獲得鼓舞」。

早在二○○五年,阿提沙利就曾因協助化解印尼政府與亞齊游擊隊「自由亞齊運動」間長達三十年,造成一萬五千人死亡的衝突,成為當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人選,但那年獎落國際原子能總署。

阿提沙利接受挪威NRK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他「非常高興,也很感激地」接受這個獎項;被問到自己完成的工作之中,哪個最重要時,阿提沙利表示,「絕對是納米比亞獨立,因為那項工作耗費很長時間才完成」。

納米比亞在阿提沙利長達十多年的協商之下,於一九九○年宣布獨立,科索沃也是在他的協助之下,逐步邁向獨立之路。此外包括北愛爾蘭、中亞,或非洲大陸東北沿海一帶非洲之角衝突的化解,阿提沙利也都做出了建設性的貢獻。

阿提沙利將於十二月的頒獎典禮中,獲頒一千萬克朗(四千五百萬台幣)支票、得獎證書及獎牌,他希望得獎後能吸引更多人資助他的和平工作。阿提沙利接下來想把重點放在處理青年失業率方面,他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青年失業率「可能是世界上面臨的最大挑戰」,但他也說,以他七十一歲的年紀,可能也應該放慢腳步,或許是時候結束「一年有兩百天在芬蘭之外旅行的日子了」。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新聞稿】 高考天堂路─學子的城市夢

清華思沙龍與您共同瞭解中國的升學現況



 十月十四日晚間七點,清華思沙龍將於清華大學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舉辦本學期第一場沙龍活動─―高考天堂路,學子的城市夢。本次活動將播放記錄片――《高三》,並邀請現任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女士擔任來賓,和大家探討中國學子在僧多粥少的環境中,所面臨的升學壓力。思沙龍與你一同揭開高考制度背後的真相。

 清華思沙龍為知名作家龍應台教授帶領創立的學生團體。期許能依靠清大學生的力量,將知識與國際觀推廣至整個新竹地區,甚而整個台灣。沙龍活動首先會播放紀錄片,而後再邀請專業人才演講,並與所有參與者共同討論,相互激發知識的火花。

《高三》是部紀錄福建省武平一中學生為了考上大學,拼命讀書的高三生活。他們與台灣相同,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社會中,把所有青春投注在講義課本中;相異於台灣的是,他們不只想要取得學歷,更是為了藉由讀大學而離開困苦的農村。《高三》的導演周浩花了一年的時間與這群孩子朝夕相處,用最真切平實的鏡頭記錄下這些高三學生生活的點點滴滴。

本次將帶領各位以全然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藉由討論的過程,引出更為深沉的反思與知識。本次活動即日起可開始報名。座位有限、反應熱烈,還請各位把握機會,以免向隅。




放映紀錄片:《高三》
講者:崔衛平(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主持人:吳介民(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
地點:清華大學台積館 孫運璿演講廳﹝地圖請見右側﹞

時間: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19:00
網上報名:http://nthuthinkers.blogspot.com

報名電話:03-5742407(清華校內分機42407)
報名傳真:03-5742845(請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電話、e-mail)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延伸閱讀】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 麥子

§ 配合活動《高考天堂路─學子的城市夢》,選讀的延伸文章Ⅱ§

資料來源:中華英才網,2004年,http://view.news.qq.com/a/20071224/000018.htm



【編按】這是一篇2004年在中國大陸網路上流傳甚廣的文章,內容描述農家子弟必須費盡千辛萬苦才能脫離貧窮,成為社會上的中流砥柱、菁英份子。此文章也引起網友的共鳴與諸多討論,顯示出此文章或多或少反映了社會上的真切事實。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環球時報》壓制人格成長 中國高考以殘酷聞名

§ 配合活動《高考天堂路─學子的城市夢》,選讀的延伸文章Ⅰ§

資料來源:2006-06-12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聯合報導


全世界瞭解和不瞭解中國的人都認為這樣的高考太過分了,但沒有一個人能明確地告訴我們,在中國的現實下,除了這樣的高考,我們能用什麼辦法保證教育資源分配的公正。中國的高考太轟轟烈烈了,它從一個很特殊的角度,向世界展示著現代中國。



中國高考以「殘酷」聞名

對中國高考的很多批評屬於淺層的不理解,比如,很多外國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殘酷」,因為這樣激烈的競爭他們過去沒見過。韓國慶熙大學中國工商管理科主任教授姜栽植深有感觸地說:「我在中國看過高考,簡直就像一場『戰爭』。」美聯社6月7日挑了個極端負面的例子,描繪中國考生在高考前承受的巨大壓力,標題觸目驚心:《自殺:中國學生的壓力標誌》。
從委內瑞拉來北京留學的埃雷娜常聽中國同學說起他們中學時的生活,覺得「太辛苦了」。在委內瑞拉,很多人從幼稚園到高中都是在同一所學校上的,中間不用升學考試。高中畢業後也有一個申請高校的全國性考試,但通常他們只用不到半年的時間為這場考試做準備。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系主任阿齊茲告訴記者,跟中國學生比起來,埃及學生太幸福了。他們沒有高考制度,理論上任何一個中學生都可以上大學,只要通過在高中最後一學期的統一考試;如果通不過,還有三次補考機會,再不濟也可以上比較差一些的大學。
據美國教育部官員介紹,美國也沒有統一的高考,僅有一項全國統一的水準測試SAT,這項考試在上中學時就可以參加,而且一年可以考7次,學生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一次成績寄送大學。在美國的SAT考場上,看不到像中國那樣硝煙彌漫的緊張氣氛。一位定居美國休士頓的華裔母親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她的女兒參加SAT考試時,怎麼報名,怎麼準備,甚至她哪天參加了考試,「我這個做母親的根本就不知道!」
但是,一位曾留學美國的中國學者並不覺得這樣的差別值得大驚小怪。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考試制度,壓力大了固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壓力與成績往往是成正比的。論基礎知識的功底,中國學生就總體而言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美英學生難以望其項背。至於委內瑞拉、埃及那樣的國家,他們的學生水準更無法與中國學生相比。



繼續閱讀...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中央社】瑞士宣布在喬治亞代表俄羅斯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三日專電)俄羅斯和喬治亞今年八月交戰而至斷交,瑞士政府今天宣布接受俄羅斯請託,在喬治亞代理俄方利益,前提是喬方同意。

瑞士聯邦外交部在聲明中說,俄國是在幾天前向瑞士提出正式請求。瑞士駐莫斯科大使館在今天通知俄方,瑞士的同意決定。瑞士外交部近期將與俄、喬雙方的外交部討論代理的細節。

聲明中說,替外國保護其在無邦交國家的利益,一向是瑞士的外交政策手段之一,目前也執行多項這樣的委託,例如在美國代表古巴和伊朗的利益,及在古巴代表美國。

喬治亞在八月初入侵境內親俄的分離地區南歐希夏,結果反遭俄國入侵,俄國並承認南歐希夏及另一相似地區阿柏克茲亞為獨立國家,喬治亞在該月底宣布與俄斷交。971003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清華思沙龍】高考天堂路─學子的城市夢

線上報名請按此

北京大學蹴身世界名校
清華大學聞名兩岸
當世界將目光聚焦於英才輩出的中國時
又有誰注意到競爭下失敗的人們?


一群福建普通中學的高三生
背負家庭期待
誓志考上大學
在擁擠教室和成堆的考卷中
開始與命運奮鬥的生活


背誦著枯燥的課本內容
出生農村的孩子們
希冀在高考的窄門瞥見一絲曙光


19:00 - 20:00 紀錄片放映:《高三》
20:00 - 20:30 崔衛平(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演講
20:30 - 21:30 沙龍討論

時間:十月十四日,星期二,晚上七點(六點半開放報名者入場)
地點:清華大學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